Sunday, 29 November 2020
恐怖的追求者
Tuesday, 17 November 2020
解围了
丢信了。如我所愿 不需要 有无谓的挽留环节 太好了。在我 Tender 的早上 老板就叫大伙进了房间宣布 把Premium Gift 这部门让其他部门接管。什么葫芦卖什么要难道我还不了解咩。哪里需要盖子就把盖移到哪里呗。把话说到可好听了 “你们怎么把那么重的担子 给一个资历尚浅的clerk 未免太为难她了” 我乐了一下 马上就回神,因为这并不是 为我声张 只是所以的铺排,我何尝不是其中一个棋子呢? anyway 我也是轻松 不少了 起码目前这沸沸扬扬的状况 不是我一个 手无寸铁能完成。就一句 branding 现在少人了 ,静儿就全面做回设计师吧。其实对于这些人事调动 我一直都反感 总觉得这是不尊重人的, 倘若 你是之前就和当事人 了解了情况 再宣布 这比较能安慰吧。就等待一个月的过渡期吧,当回设计师也好呢 让我pick up 回,再出发!
Sunday, 15 November 2020
搬家
这篇搬家标题 不是我搬新家的内容 ( 这迟点会记录 毕竟还未完成)。我想说的是我 从8岁半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 开始去 投宿亲戚家。那时我只记得 是晚上8点多 9 点前呗 就拿了几件衣服就到了舅舅的家 小孩子嘛 9点就困了 所以很就睡觉了 当晚;其实到现在 我也不曾好像 做戏里的小朋友会问 : 爸爸呢? 为什么 别人会一家人 而我没有? 这些问题,i never ask before. 依然是开开心心的过活; 应该是开心的吧 因为在 小学到中学 我哭的次数 5根手指都算的完。
那时候 就4个人 一间房间,这里过了 快1-2年吧 我有乖哦 我其实7岁就开始会做家务了 当然来到别人的家 也要有贡献。 我们就被 我舅母闹到 必须离开,这就去了 我阿姨家 更厉害哦 6个人一间房间,那不到 800方尺的屋子 就住了 9个人。这样也住了 大约2年多,直到我上中学 就搬到了我自己的家 那快1800 方尺的双层排屋,里面有4间房子 3间厕所。
那年我12岁 就能自己一间房啦!里面粉刷着自己喜欢的颜色 有自己的床 自己的娃娃,之后有自己的电脑。我以前很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 看书 写字 听歌 做手做 ICQ msn 聊天。直到我上了学院的第一年 我婆婆从这个家 离开了我们,她的房间 就这样空了,我小时候 每发噩梦 我都会 跑去我婆婆的房间 上她的床上睡到她隔壁 我就能继续安心入眠,自她走后我就 再发噩梦我也只能 打开自己房间的灯 自己一个人害怕的度过。这两天我也是发了一些 让我很不舒服的梦 (有残杀的,有我自己躲进一些封闭空间的)我都会让自己起来 为了不想 让那个梦延续 我都会要自己 稍微 醒来一下下 之后再入睡 ( 这可能需要 一个小时左右 唉 多煎熬) 其实我知道这都是来之生活上的压力 嗯我自己会去解决。
回到话题,在一年半前 离开了属于我自己住了快10年来头的家 ( 前8年都是 很好的回意,大家来我家过年 我们家开始养Bobby,我自己买了第一辆自己的车 停进家里的 车库。我喜欢 洗地,把泡沫 把地上洗刷干净 再冲水 这个地方都干净 ;最后那几年已充满 不好回意了 对我来说是备有恐惧的家 我开始说慌 我开始不讲话 我开始只会哭)卖掉这家屋子 搬到租的房子 就不停的告诉自己 这都不是我的家,我要回我的家 一个安全 自在的家。也在这里待了快一年的时间,便来到我现在 真正属于我的家 ( 啊 法律上是我哥买的家,可我想一天他 不是娶了一个 野蛮的老婆 然后赶我走的话 我还是可以待下去的家)。住进来后 是安顿了心情 自在了,可那天 我家外面走廊 有工人在装修,我莫名其妙的 害怕外面传来的声音 顿时让我 知道自己那恐惧感 还未彻底抹去 ( 是不是有人来追债?)可很快理智的告诉自己 这里是新家 这里安全。
好啦!之后会分享 新家的过程 再回。
Friday, 6 November 2020
Monday, 2 November 2020
太多不需要的
网际网路的世界 五花八门 单单是一个 联系 app 也 有 WeChat, WhatsApp's, Line, FB Msg, IG Msg, Snap Chat, etc...... 购物网 Lazada, Shopee, Taobao, Alibaba, Fb shop, FB Live, Amazon, IG Post, etc... 我相信还有很多其他 我还不认识的平台 大家都是做着同样的事情 - 销售
若你有下载 Taobao, Lazada, Shopee 你对它们家的 notification msg 肯定不陌生,一天可能会 给你 摇个 3-4 个信息 提醒你 “ 你可能对这些 产品 感兴趣 ” 又或者是 “ 你购物车里的物品 现在有优惠” 等。 资讯的平台 如 FB Post, FB Story, Weibo, Twitter, Linkin, IG Post, IG Story, Youtube, Blog, Snap Chat, Weechat Wall, 抖音, 快手, 小红书, & bla bla bla.... 真的好多好多 平台 我们干嘛需要那么多平台? 这些平台的用处 是给普通百姓娱乐 ? 还是给明星表演? 这些所有平台 带给我们有什么 益处呢?
若把当前的apps 都下载到 手机内,撇开 如何经营 那些平台,单是 它们给你 发notifications 足以让你分心,像我有个朋友 她不能看到 有“未读信息” 所以就会 一 一 去看掉。我会有另一个状态,就是关注 别人的的动态 当自己发了文章 目的是看有没有人和自己互动( 这些是不是 求关注的行为?) 这也正常的 你发文 就是想表带一些事情 让别人看到,想要得到他人的意见,认同,或赞美。
还原基本,我在想 以前我们 没有这些 apps 我们 是怎样过生活的呢?我自己呢 就是看书 看剧 和做手作。咨询会让人发达 当然也有 它的贬义,那个就是 “ 不能和自己共处” 以来外来的声音去刷新自己的存在感,一当手机没有网路 和电, 可能情绪就被牵动了。虚拟的世界 能让自己扮演 自己设置的身份,好像对女生而言 美图秀秀真的是天大的发明,好比 爱因斯坦发明了 灯泡 照亮了世界;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个 懒惰的美女人了 哈哈! 以前我会问 “ 化妆的女生 是美女 还是 不化妆而不错看的女生是美女?” 现在呢 “ 会用修图的女人是美女 还是不会用滤镜的女人是美女?”
那么多的资讯 真的是我们生活需求吗? 还是它也只是一个 销售的手法之一;那么下一个 考虑就是 我们真的需要买那么多东西吗?这是满足我们的 购物欲吗? 我发现 当你有很多很多 多到用不着的时候 你也只是忙于“ 选择” ; 然后就会出现 “ 我还有更多 更好的选择” 而刚好忘了 “我有这个需要吗” 每个人有24小时,那你又分配多少时间去 关注这些流行平台,而错过了 关注自己呢。共勉之